盤點2018年億元拍品:新常態后的“奢望”?
猛然間,距離2009年已經10年了,我們站在2019年的開端,懷念2009年。
2009年的藝術品市場頗具戲劇性,這一年接二連三的拍場捷報傳來:徐揚、朱熹(七家)、曾鞏、吳彬等人的4件中國古代書畫率先攜手進入億元俱樂部,自此,中國藝術品正式宣告進入億元時代,10年間共計誕生了超過120件的億元以上成交的中國文物藝術品。
似乎億元已然變成了拍賣現場的常態,人們甚至開始期望中國藝術品的億美元、十億元時代。終于,人民藝術家齊白石在2017年度帶領大家實現了這一目標,其創作的《山水十二條屏》以9.315億元的價格成交,大大超過了1億美元,頗有沖擊十億元大關的勢頭。
也正是在2017年間誕生了42件億元級別拍品(包括中國境內上拍的珠寶),億元再度引發大眾熱點,成為新常態。
但是高端億元拍品的火熱勢頭在2018年有些冷靜,據雅昌藝術網統計顯示,2018年度海內外上拍的中國藝術品成交價超過億元的共計25件,其中14件誕生自香港拍場、大陸拍場10件、海外1件。較之2017年度此價位拍品數量下降超過40%,并且集中在2億元以下成交。
對于這一放緩態勢,其實可以擴大至5000萬元以上成交的拍品數量下降,也表現在高端價位拍品在競拍時的持續戰中,雖然勢在必得,但明顯出現遲緩觀望的局面。這一方面來自于2018年度持續不振的經濟局面,直接導致招商不利;而頂級企業與私人藏家對于作品的價值判斷也在逐步進行中,尤其是對于一些近乎億元的拍品,如若看漲自然順利突破億元,反之則遭遇流拍。
與此同時,2018-2019年度也被認為是高端藏家入市的好時機,受累于疲軟的經濟態勢,一些頂級拍品的委托方開始出現松動,價格較之往年也有調整。
2018年度超過億元成交拍品一覽表(數據來源\制圖:雅昌藝術網)
2018年度超高價位方面有5件超過2億元以上的價格成交,其中趙無極憑借畢生最大尺幅10米長的《1995年6月至10月》5.1億港幣的成交價,晉升為2018年度最貴中國藝術家,大幅刷新其個人拍賣最高價紀錄;緊隨其后的蘇軾,則是以4.636億港幣成交的《木石圖》位列第二,毫無疑問的蘇軾最貴作品;潘天壽也以2.975億元成交的《無限風光》刷新其個人最高價紀錄。此外,瓷器與古籍善本分別占據另外兩個超高價席位。
- 上一條:國博回望70年文物回流之路
- 下一條:博物館里過大年,給你一場西湖邊的藝術盛會!